一)如何确定审计的重要性
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严重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其在量上表现为审计重要性水平。随着审计方法由详细审计转变为抽样审计,“审计重要性”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中运用越来越频繁。此文通过对审计重要性涵义的解释、对其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和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关系的论述、对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应如何判断审计重要性和分配重要性水平的分析,为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判断重要性提供参考。确定审计的方法如下:
1、选择的判断基础要合理;
2、选择的判断比率要合理;
3、如果同一期间各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不同,根据谨慎性原则,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其最低者作为整个会计报表的重要性水平。
二)国有企业审计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国有企业审计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审查国有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经济活动的合法性。重点关注国有企业的损益状况、资产质量、负债情况,揭露和查处弄虚作假等重大违法违规问题,维护国有资产安全。。
2、审查国有企业经营中的突出问题和绩效状况。加强对重要经营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加强对重大决策、重大项目、资金使用、资源利用等相关权力和责任的监督,促进国有企业健全权力运行机制。揭示影响国有企业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重大风险,维护国有企业和国家经济安全,促进深化改革和完善制度。
3、审查国有企业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履行社会责任情况。重点关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国家战略性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节能减排等重大决策部署和宏观政策措施的情况,深入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与国家方针政策之间的内在关联,促进国家方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三)货币资金审计的审计目标
货币资金审计的审目标共有四个,如下:
1、确定货币资金是否存在;
2、确定货币资金的收支记录是否完整;
3、确定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的余额是否正确;
4、确定货币资金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关键词:
如何
确定
审计
重要性